- A+
古筝是中华民族乐器的瑰宝,高雅、古朴、音色优美。然而无论你是古筝初学还是古筝大佬,在弹奏中多多少少都会出现古筝杂音,这好比大片的烂尾、香奈儿包上的刮痕、易烊千玺脸上的青春痘.....明明可以很完美,却偏偏美中不足。
古筝杂音的形成归咎于两大原因: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在古筝出厂设置时就形成了,指与琴体构成密切相关的要素:面板、筝码、琴弦、琴盖等因其材质问题所产生的杂音;
避免这些客观因素杂音,你在选古筝的时候就要留条心,关于古筝的挑选,下面这篇文章可供大家参考:购买古筝注意什么(初学古筝选购要领)
主观因素是我们弹筝者由于错误的手型、指法等导致的杂音。今天我们重点解析杂音的主观原因,结合具体的指法,对古筝演奏中产生杂音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做一探讨。
弹奏类指法杂音
即基础指法“勾抹托”和其组合指法,点指、四点、小撮大撮等。解决弹奏类指法杂音,就是要解决单指运指的杂音,其他组合组合指法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也就引刃而解了。
避免杂音第一步,手型要准确。
手成半握拳状,小、中、大三关节自然弯曲,大指虎门打开,手腕与手臂成一条线,肩膀自然放松下垂。
以中指“勾”的动作示意图为例,弹弦时,应以小关节运动为主,向掌心方向弯曲弹奏,弹完后要放松手指并回原位。
各指指关节和掌关节手腕不要塌陷,否则手臂力量不能直接下达指尖,犹如水管水被堵塞一样,你说难不难受?
没有进行弹奏的各指要自然下垂,适当的放松,保持手指的独立性。
第二步,手指平面触弦,减少杂音
避免义甲触弦角度太小,这会导致手指动作过大而接触到相邻的弦,出现双音的效果;或者是胶布碰到琴弦产生杂音。正确的触弦角度应为90度,也就是义甲正面触弦,这样出来的声音才会比较圆润。
第三步,触弦速度切忌太慢
触弦速度是指弹奏过程中,弹片经过琴弦时停留时间。由于弦身较长且粗,弹片经过筝弦时,筝弦的振幅较大,振时较长,当弹片第二次撞击琴弦时,如果触弦速度很慢,会发出明显的“吱吱”声。
很多筝友义甲拨完琴弦后,手指又放回弦上,这是错的。因为刚拨完弦后,弦仍在振动过程中,此时弹片放回去,立刻会产生摩擦杂音。当连续拨动同一根琴弦时,弹片不要提前放在琴弦上,弹奏之前弹片应离开琴弦,在最短的时间内叩击发音。
第四步,触弦深度
当义甲与琴弦接触过深时,义甲受到的阻力相对就会增大,这时候我们想要义甲经过弦身,必然会加大指尖关节发力,从而出现音量过大,超过了弦本身所能负担的能量,杂音也就加大。
我们的手指带上义甲以后,从指甲尖到胶布靠近指尖的那一条边来算,触弦最合适的深度就是二分之一到到三分之一的位置。这样能有效减少琴弦对弹片的阻力,同时可以缩短触弦时间,减少弹片与琴弦摩擦的几率。
摇奏类指法杂音
摇指是古筝演奏中常用的技法,是在同一根弦上快速、密集、粒度均匀地同音拨弹。
在弹奏摇指时,要求食指顶住大拇指,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发力度,不可过分用力,也不可过分放松。过分用力易造成手腕僵硬,大臂酸痛,耐力不足,使音不连贯;过分放松,导致触弦力度不够,弦对手指有反作用力,而产生碰弦的杂音。
在换弦时特别容易产生杂音,我们要注意身体重心与手臂随着音的变化要主动移位,避免换弦时重心不到位而碰及相邻琴弦,产生杂音。
刮奏类指法杂音
刮奏是古筝最动听的指法之一,很多人在刮奏时,产生的音乐效果不是非常明亮,且伴有碰弦的杂音。
解决办法是使手掌心要有适当的控制,刮奏的时候手要自然弯曲,触弦的角度成45度,特别是小关节不能塌陷、松懈,避免指甲因手指无力而击打在琴弦上所产生的声音;
指甲的触弦深浅这里要严格控制,不宜太深和太浅,以深度5mm左右。
按划类指法杂音
由于演奏者左手的准确性和控制能力还不够强,所以左手按弦及离弦容易与琴弦摩擦产生杂音。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按弦时左手的手形要求成半握拳状,在按弦的过程中,肩膀要放松,肘自然弯曲,手臂与手腕平行,食指、中指自然弯曲放于弦上,用指尖肉垫按压琴弦,力点落到指尖上。此外,左手按弦位置应在距琴码左侧约16公分处,按弦固定在一个点上,而不是在弦上滑动按弦,这样极易摩擦产生杂音。
最后,别让杂音成为我们学习古筝道路上的绊脚石。为了能够有效避免杂音,我们一定要规范自己的指法,从而提高演奏质量,真正做的弹琴悦己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