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陶笛教学老师相信无论作为学生家长还是陶笛学员,最尴尬的事情莫过于,辛辛苦苦练陶笛整一周,最后老感觉还是没进步!
苦练陶笛没进步,问题出在哪?
你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困惑?!明明付出了时间和辛苦,为什么还是没有获得长足的进步呢?对自己也充满了质疑,为什么自己花了那么多时间吹陶笛还是没有什么进步?
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源,不在手上和嘴上,而在于脑上。
真正的陶笛技术,是手和嘴在大脑的正确支配下所做的正确动作,被无限次同一次地重复所得到的时间上的进化结果”。在吹陶笛的过程中,每一遍演奏都需要大脑和五官的积极配合,而非单纯的手指“机械运动。如果没有注意到以下环节,那么陶笛就等于白练了!
1“口”唱谱了吗?
练陶笛前可以先通过打拍子唱谱一遍遍的反复唱,体会旋律的起伏变化和乐曲整体的韵律,“以声带情”,将心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传到手指与吹奏气息,实现内外的完美结合。把乐谱上的符号转换成声音,把“内心音乐“提取”出来,唱谱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眼”看谱了吗?
眼睛是练陶笛的第一道“关口”,它在练陶笛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学习一首新作品时,通过眼睛传递到大脑,你能从谱面上速度、拍号、所反应的各种音乐素材组合在一起,在大脑中初步形成图像的轮廓,再次透过大脑神经回传系统路径放在右脑记忆存储。可以说,眼睛是练陶笛的总调度。
3、“耳”听音了吗?
每一次练陶笛所吹奏出来的音符通过耳朵的“倾听”,声波通过在空气中的传播的音频频率回传到大脑右脑的反射区,通过对声音的采集和整理分析,根据所听到的声音进行适当的调整最终存储。所以,耳朵必须像雷达一样敏锐,迅速把收集的陶笛声“传送”给大脑。
4、“鼻”呼吸了吗?
这是在练陶笛中最重要的一点,要做到如何将谱面上的音符通过嘴巴和手指配合变成音乐,并能表达出丰富的音乐情感,首先乐句的划分靠气息的支持,每一乐句吹奏时”都像说话时“吸气”与“呼气”,气息每次吸气位置一定要稳定到位。其次还要注意吹奏气息的气流速、气流量的变化来做到对乐曲情感表达的把控。所以说,“鼻”呼吸是句与句之间的枢纽。
当你拿起陶笛的那一刻,眼耳口鼻、大脑配合手指一同工作,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练陶笛”!
然而,90%的人在练习过程中都忽略了这些环节,只是一味地强调手指机能以及所谓技术的训练。把练陶笛变成了“堆砌时间”的过程,没有真正的去注意吹奏陶笛时的节奏、指法、气息、音色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