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每一个领域都是一个“江湖”,古筝圈也不例外,江湖中各路高手云集,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演传奇,有人凭借出众才华,在21根弦上恣意挥洒,为往圣继绝学;有人倚仗求索精神,在风雨飘摇的年月里砥柱中流。
今天古筝教程老师给各位筝友们讲讲四位古筝泰斗鲜为人知的一点轶事,继往开来,虽然时代不同、潮流不同,但总有些东西可以跨越时代,情怀不衰。
赵登山:古筝是他改写命运的魔术棒
赵登山先生1933年出生于菏泽市,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古筝学会副会长,国家一级演奏家,中国著名民族乐器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
“文革”期间,赵登山被下放到农村 ,做了一名炊事员 。利用闲暇时间 ,他学京胡 ,唱京戏,为周围同事表演 。由于他多才多艺 ,成了最受人们喜欢的炊事员。
有一年,赵登山所在的吉林歌剧舞剧院接到上级任务 ,要为来访的西哈努克亲王演出 。领导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忽然想到了下放当炊事员的赵登山 。他们派人找到赵登山,想让他赶紧创作曲目并表演筝曲 ,甚至连作曲的任务也落在了他的头上。可是那时赵登山的古筝早已弃置多年,加之没有适合的曲目可弹奏 ,但赵登山也只好临危受命 ,重操旧业。
当时团里连一架完整的古筝都找不到 ,他只好到团里的仓库里寻觅乐器。在犄角旮旯中 ,他找到一架残破不堪的古筝,然后修补拾掇 。没有琴弦 ,他只好将断弦连接在一起 。在很短的时间内 ,赵登山排练了经过重新编配的东北民歌 《公社春来早》 ,并找来一位拉二胡的同事给他伴奏。由于西哈努克精通音乐 ,自己还会作曲,于是赵登山就和同事商量在演出中演奏一首西哈努克写的歌颂中柬友谊的作品。
为了使演出效果突出 ,赵登山在古筝上欲模仿独弦琴颤音的音色 。经过不断摸索,他发明了揉弦泛音的手法 ,终于模仿出了独弦琴的颤音效果。当晚演出中,西哈努克听到自己的作品在中国音乐家的精心演绎下别具韵味,十分激动。刚演奏到第三乐句时 ,西哈努克便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起身热烈鼓掌,全场观众也随之起立鼓掌,场面十分热烈。
通过这次成功的演出,赵登山结束了当炊事员的生涯,又开始了与筝为伍的漫长岁月。可以说,这一曲古筝改变了赵登山颠沛流离的命运。
赵曼琴:潜心习筝,始于同行嘲笑
赵曼琴,1953年出生于南阳。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古筝艺术专修院院长、黄河科技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中奥维也纳音乐学院客座教授。
赵教授曾分别在省级和国家级音乐评奖中获演奏一等奖和作曲一等奖,多首作品被全国各考级组织列为古筝考级高级曲目,或作为国际比赛决赛指定曲目,并曾应邀出访日本演出,在香港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
他曾讲述过触动自己去研究、创立快速指序技法的经历。
在赵曼琴刚刚到河南省新野文工团工作的时候,他自己已经能够弹不少古筝独奏曲,并且已经能写作一些歌曲和简单的古筝独奏曲了,因此自我感觉相当良好。谁知道第一次参加乐队排练,他的优越感和自尊心就被打了个粉碎。
当时是个中西结合的混合乐队,由于作曲者不懂古筝的性能,在配器时让古筝和扬琴、小提琴、二胡演奏同样的旋律。演奏开始时,赵曼琴甚至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前两小节的谱子、没想出这种音型用什么指法弹奏,乐队风驰电闪般的旋律已经在他耳旁一掠而过,他自己甚至找不到乐队已经演奏到哪一小节,茫然无措的手指不知该放到哪根弦上才好,那种窘迫、难堪、孤独、绝望感令他至今难忘。
不出意外,赵曼琴受到了乐队同行不少的挖苦和嘲笑,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不够吃”,意思是学的本事不够用。
后来赵曼琴请教了一些弹古筝的同行,他们都说这就不是古筝应该弹的旋律。说到别人嘲笑时,大家都说,“别理他们,他们不懂古筝”。但赵曼琴无法忘掉每当自己坐在乐队中看着其他乐器的演奏员忙忙碌碌而自己却无所事事时,都感觉自己像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一样厚颜无耻,并且为古筝演奏技法的贫乏而感到羞愧。
于是,他下定决心,暗自发誓,一定要研究一种新演奏技法,改变古筝在乐队中的色彩乐器地位,使古筝能与别的乐器一样成为常奏乐器。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带着这样的心态开始研究解决古筝的快速演奏问题直到现在的。
王中山:练琴是自己防止挨揍的绝招
王中山,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乐系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中国音协社会音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
在接受采访时,古筝大师王中山曾自述小时练琴挨打趣闻。
王中山兄弟三人,他是挨打最少的,并不是因为王中山很乖,而是因为他很巧妙。每当他们淘气,父母准备教训他们的时候,王中山最先发现,于是他就老老实实地赶快去练琴。而且通过从小练琴培养出来很好的听觉,老远就能从众多人的脚步声中听出来父亲的脚步声。当感知到父亲过来了,他就赶紧窜到房间开始练,用这种方式就很少会挨打了。
王中山是音乐世家,除了他爸妈不懂音乐。所以他还经常会用我的办法来糊弄家长,比如今天老师教他《高山流水》但他不会弹,我就弹个《渔舟唱晚》给父亲听,父亲觉得弹得很熟练,所以就躲过去挨揍了,这就是小时候的王中山和父亲斗智斗勇的故事。
曹正:古筝大师也爱埙
曹正,一代古筝教育家、理论家、演奏家、中国古筝院校事业的奠基人,中国古筝一代宗师,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来,曹正借鉴古琴指法,设计了筝演奏指法符号,并将工尺谱译成简谱和五线谱教学(目前海内外所出版的筝书中,大多以此作为依据),对筝曲的传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但今天的故事,却是曹大师与埙的故事。
道德学社期间,曹正在北平见到过埙,很喜欢(当时的北平埙是很少见的)。他见到的埙很可能是7孔的,觉得十分新奇,并决定亲自动手制作陶埙(仿古)。这在当时是一个新的领域,生活周围无人涉足此道,实践中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依循。
20世纪40年代初曹正回到河北昌黎教小学,学校附近有个瓦盆窑,他试制埙的念头就更加强烈了。便常常带着学生到海边,大家一起动手在沙滩上挖个大坑,到四五尺深时,胶泥出现了。他教孩子们用胶泥做埙、笔筒和其他小东西,然后拿到窑上烧制,孩子们对此很感兴趣。
这种教学模式为我们今天的多样教学提供了参考。假期他到北平继续查找资料,经过不断尝试,终于在1943至1944年期间试制成功了七孔仿古陶埙。
1964年秋,中国音乐学院在北京成立,曹正应邀至该院从事古筝教学与研究工作。1979年评为副教授,1981年评为教授,古筝教学及社会活动日益繁忙,但他从未间断过对埙的研制和改革。
1981至1982年,邱大成(第一个古筝专业研究生)与王明君(中国音乐学院竹笛专业学生)在电台演奏了曹正改编的埙与古筝二重奏《高山流水》和《水龙吟》。
1982年曹正开始进行增加埙孔、拓展音域的实验,在1984年之前他已成功研制出十孔陶埙。
曹正把自己烧制的埙赠送给同事和学生。由于他的积极推广和他在古筝界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曹正做埙的消息逐渐传开了。特别是1982年他的《埙和埙的制作工艺》(现代埙制作工艺的早期探索)一文发表以后,国内反响强烈,北京及外地的文艺工作者纷纷登门求教和索要埙。
曹正当时古筝方面的教学任务重、社会活动繁忙,但他热情地接待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造访者。他当场演示,无偿地传授制埙技术,提供相关资料。他常说喜欢就是有缘,不管是传授制埙技术或是古筝艺术,他没有收过学生的费用。
他不仅在国内给演奏者传授埙的制作和吹奏技术、将埙赠送给国内研究者作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和民族传统音乐的实物,他烧制的埙还传入美国、意大利、英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并参加了加拿大多伦多举办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展览会。他的埙被日本大坂音乐大学附属博物馆收藏,博物志上写着:“埙——中国乐器。制作者 曹正”。
这就是一代大师们的大气风范和钻研精神,致敬!
好了,今天的古筝名家趣闻故事系列就先到这儿吧,我们下回见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