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總被說成是老年人音樂,這是爲什麽?

首先聲明二胡教學老師是非常喜歡民樂的。上小學時學習竹笛,上中學時,音樂老師一曲闆胡獨奏《草原上的紅衛兵見到了毛主席》就把我的魂勾走了,立即開始學習二胡、闆胡。工作後接觸到了小提琴、單簧管,又被小提琴曲《梁祝》和《單簧管波爾卡》所吸引,就開始學習這兩種樂器。

從二胡教學老師學習民樂和西洋樂器的過程中體會到這兩種音樂的區别,知道了爲什麽學過美聲唱法的人對民族唱法不屑一顧,也能理解學習鋼琴、小提琴的人爲什麽比學習二胡及其他民族樂器的人多。西洋樂器有其先進的方面,但民樂也有其優越的一面。我國的民樂,是中華文明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祖國民族文化的瑰寶,在世界音樂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兩種音樂在調式與和聲學上的區别

西方音樂以大、小調及十二平均律爲主,非常注重和聲學、配器、複調等。從巴洛克時期的多聲部音樂到古典主義主調音樂開始,一系列音樂理論,從十二平均律角度出發,規範的和聲走向:主——下屬——屬——主,和弦的配置如大、小三和弦、屬七和弦、減七和弦等,其最大特點是從不和諧到和諧的解決,這也是音樂進行的主要動力;

中國民樂都是以五聲調式爲主。有人評論中國的民樂“像飄在空中的線”。的确,古代的民樂基本都是以旋律爲主。

古琴、二胡等基本都是單個演奏,曲目如《寒鴉戲水》,《二泉映月》,《梧桐雨》等等。西方和聲學套用到五聲調式中有時候會很尖銳,五聲調式(宮、商、角、徵、羽)以1、2、3、5、6五個音爲主,4和7偶爾作爲經過音或者變化音運用,其不和諧性質不得不被其他音所代替。和聲走向也會根據和弦結構而變化,不能嚴格按照原來的格式進行,和西洋大、小調有着很大的區别。

正在走向世界的民樂

曾幾何時,我們的民樂确實局限在民間紅白喜事,扭秧歌,唱大戲的伴奏,登不了大雅之堂。年輕人接受不了老頭拉二胡唱京戲,認爲是“腐朽”的東西。唢呐一響起,有人就感覺遇到紅白喜事了等等。

 

通過洋爲中用、古爲今用,民樂“飄在空中的線”經過和聲、配器等科學的處理,也像插上了翅膀,随着國家提倡國學的興起,民樂也一天天活躍起來了,學習民樂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爲民樂努力奮鬥的音樂大師層出不窮,一大批經典民樂作品陸續誕生,如《春節序曲》、《北京喜訊到邊寨》等國家也組建了民族樂團,維也納金色大廳也留下了中國民樂的足迹。

當然,民樂要發展,道路還很長,作爲音樂愛好者,有責任爲弘揚祖國民族文化,盡到自己的義務。

二胡教學老師認爲民樂根深蒂固,爲什麽人老了都喜歡起民樂了,老人也曾年輕過,而年輕時都不怎麽喜歡民樂,原因就是民樂的“根太深”,當人老了後,就愛回憶自己的過去,而民樂最能讓人回味無窮,一曲《高山流水》讓我們想起知己或知音;一曲《梅花三弄》也許能回憶起自己的愛情故事。每個人欣賞民樂的感覺都不盡相同,個中滋味用語言表達顯得蒼白無力,這就是聽民樂被說成聽老年人音樂的原因。

www.52erhu.com

充值優惠:充100送30學分,充200送100學分,充300送300學分。去充值

服務說明:
(1)、資源來源于網絡公開發表文件,所有資料僅供學習交流;
(2)、學分僅用來維持網站運營,性質爲用戶友情贊助,并非購買文件費用(1元=1學分);
(3)、不用擔心不給資料,有任務問題都可以聯系客服處理,看到了都會給您回複!放心!
(4)、如遇百度網盤分享鏈接失效,可以在個人主頁提交工單,管理員都會及時處理的或将資料發送至您提交的郵箱;

以上内容由網站用戶發布,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删除!聯系微信:xian8556
免責聲明:
(1)吾愛書院作爲網絡服務提供者,對非法轉載,盜版行爲的發生不具備充分監控能力.但是當版權擁有者提出侵權指控并出示充分版權證明材料時,吾愛書院負有移除盜版和非法轉載作品以及停止繼續傳播的義務
(2)吾愛書院在滿足前款條件下采取移除等相應措施後不爲此向原發布人承擔違約責任或其他法律責任,包括不承擔因侵權指控不成立而給原發布人帶來損害的賠償責任
原文鏈接:https://www.52erhu.com/yinyuesuibi/92/,轉載請注明出處。
0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